聊聊加密货币市场的阿尔法(α)和贝塔(β)
1/在“其他货币”(比特币除外)的未来市场,将出现明显的“头效应”和“板效应”,而不是单一货币17年可以多次升值的现象。
只要你耐心等待,总会轮到你翱翔。这种体验完全过时了。
涨的就一直涨,没涨的就一直不涨。强者永远是强者。
2/今年年中,媒体做了一个统计,得到了这样一个结果:“famg(Facebook、苹果、亚马逊、微软、谷歌),标准普尔500指数在指数,市值前五的公司,已经占到了指数,标准普尔500指数市值的20%以上,是历史最高的。
在疫情严重、经济萎缩的情况下,这五家公司的市值并没有缩水,股价也是一涨再涨。自今年年初以来,这五家公司的股价上涨了15%,而标准普尔500指数指数其余495家公司的股价下跌了8%。"
“美国证券交易所”似乎也是加密货币市场的一个发展方向。
3/在“更主流”的市场,这种趋势已经很明显了,而比特币在不断上涨,似乎不受其他的影响。而且会跟着,第一次会跟着,以后会跟着;第一次不跟着我,以后也不要跟着我。
与往年相比,今年最少听到的词是“弥补通胀”。
因为XX涨了,XX涨了,所以今年打赌XX会补的逻辑还没有建立起来。
4/随着defi市场的崛起,货币圈的板块旋转效应明显。其实一个成熟市场的标志应该是这样的,只是之前市场上没有那么多板块,大家都是空气,只看着大蛋糕的脸。
现在除了整个市场短期崩盘,很多时候,不管是馅饼暴涨、微涨、微跌还是横盘,某个板块/概念的其他货币都在疯狂上涨,市场一直在忙碌。
这是好事,因为市场保持了活力,没有让散户过多的带头。市场一个接一个走,才能活得够久。
5/最近看到不少人在币圈讨论Alpha和Beta,觉得投机合约等。)是Alpha,囤积是Beta。其实这个逻辑还是有可能的,但是从以往股市的经验来看,如果你有茅台五粮液a股,苹果亚马逊美股,这样的“贝塔”,你愿意做输家还是再去博阿尔法?
无论你怎么选择,你都会发现你是赢家,多赢少赢。
而如果你没有这样的“贝塔”,你有多大信心能跑赢大盘?
所以核心是这样的。很多人因为没有馅饼而急于抢先一步,本末倒置。
6/我个人炒假货吗?油炸的。但我属于“明明知道自己什么都做不了”,所以我“立场鲜明,向信任的人买币”。如果你清楚地知道自己是投机者,就必须把自己和其他因素隔离开来。
比如坚决不进入任何项目社区,关注项目方的Twitter/微博,不关注任何项目动态,以避免任何一丝一毫的“项目信念”。只要让我买的人告诉我可以卖,我就卖。
一方面不用付出时间和精力,另一方面直接利用别人的认知和判断,完全跟上。
7/一般来说,你越不关注一个投机,你就越有可能赚钱。
相反,你越在意,赔钱的概率就越大。
比如我用手买的硬币半年没见过多少次了,用手打开的蚂蚁仓已经很多次了。
但是你应该认真地炒硬币,开一家通常在翻车的合约,
一个小小的投机经历,对大家来说。
8/如果把一个刚加入货币圈的人看做“新生”,那么货币圈其实有两轮“婴儿潮”。13、17年,大量投机者进来,成为信徒、修行者、传道者,这是行业的源动力。
但今年我们并没有明显感受到婴儿潮,因为确实进来的散户很少,更别说进来后有大量散户成为从业者。
也许我们可以期待2021年的婴儿潮,但我仍然感到不乐观,尤其是在国内市场。
同样,我们可能永远也看不到2017年的牛市。无脑种马花钱致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。未来比特币会为资金量而战,伪币会为认知能力而战。在这个市场上赚钱越来越难,但市场的生存能力会越来越强。